10万元搞定全屋整装?短视频宣传铺天盖地,背后的套路要留心

时间:2024-12-25 17:45:56 来源:全能软件下载集 作者:admin

" 说好的 5 到 10 万就能全屋整装,结果还要自己出工人费和辅料费,装修公司提供的材料,也没有检测报告和合格标识。" 近日,萧山的徐女士讲述了自己在短视频平台找装修团队的遭遇,觉得自己被 " 套路 " 了,求助潮新闻 · 钱江晚报 " 记者帮 "。

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发现,与徐女士有相同遭遇的人不在少数。" 数万元就能全屋整装 " 背后,是虚假宣传还是营销套路?为何由此产生的纠纷不断?记者就此展开调查。

一些全屋整修公司的签约表 记者 黄玉环 摄

宣传 " 全屋整装 " 最后却变了味

辅料人工都要自己掏钱

提供的板材质量堪忧

钟女士是萧山临浦人,今年自建了一套两层半的房子,总面积约 230 平方米。由于房子大,装修要花不少钱,她想找个性价比高的团队来接手。

9 月初,她在某平台刷到了 " 全屋定制工厂店 " 视频,公司承诺全包施工,每平方米的装修成本只要几百元,她心动了。

"9 月 18 日,我们第一次去了这家绍兴弘满家居科技有限公司,一位叫自称总监的李姓男士接待的我们,推销他们的板材很环保,防潮防撞防霉,装好就可以直接入住,我们看了样板间,感觉还不错。" 钟女士告诉潮新闻记者。

双方谈了价格,李总监表示原本每平方米的报价是 800 元,如果钟女士愿意参加公司的样板房活动,可以优惠到每平方米 650 元,还额外增送价值 65000 元的家电,不过需要当场交付定金。

钟女士交了 3 万元定金,还签了一份合同。

签完合同十多天后,装修公司运来了一批板材,但到了约定时间,钟女士一直没等到工人上门安装。当钟女士再次联系该公司时被告知:要交剩余的款项,还需要自行购买辅材。" 之前说好的包工包料,打开合同时,才发现合同上写着辅材要我们自己买,瓷砖也要我们自己叫工人来贴。"

钟女士回忆签约时的情景," 我们在看合同时,一直被对方打断,强调赠送哪些东西,有多少划算,就是让你抓紧签字,都来不及看合同内容。我们看他介绍得很细致,也没有多想就签了。"

后来,钟女士查看了装修公司运送来的板材,没有找到相关产品说明书和检测报告、合格标识。" 我用手一抠板材侧面,里面的东西就掉落了,还散发刺激性气味,放了一个多月了,味道还在。"

" 此外,合同上写的是防撞板,发来的是碳晶板,我们去市场问过了,有店老板说这是比较劣质的板材,一般自己家装修不会用,价格也相对较低。"

钟女士向该公司方提出要退货退款,但被拒绝了。

有类似遭遇的,不止钟女士一人。

蔡女士在绍兴品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也碰到了类似的套路。" 签完合同付了钱,对方发来一批材料后就停住了,说好的全包,现在工人什么都要我们自己找了,还要出辅料费。"

仔细研究合同后,蔡女士发现她签订的不是装修合同,而是定制材料协议。她向当地公安部门报了案。

双方签订的合同 受访者供图

消费纠纷频频发生

涉事企业称合同写清楚了

" 合同没看吗?是不是没文化 "

记者根据投诉人提供的信息,查询两家绍兴装修公司相关资料时发现,这两家公司都指向了一个产业基地:上虞区环保建材产业基地。相关信息显示,该产业基地 " 主要销售玻纤增强复合材料、节能保温板、防水材料等,产品应用于建筑、交通、能源等领域 "。

一位消费者卢先生告诉记者,有不少人陷入此类纠纷,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帖后,很快找到了许多其他的维权者。大家建了一个微信群,目前已经有十多人加入。

" 很多公司都在这个园区里,光我们群里这些人,涉及到的金额就已经上百万元了,可能还有更多的人没找到。很多人都是打工的,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多少钱,几年都白干了。" 卢先生心中有所不平,已经签了合同了,建材也运送到了,想继续施工还要再花一笔钱,他陷入进退两难。卢先生说,现在他还经常在平台上看到类似的装修广告。

针对网友投诉,记者联系上了涉事公司。

绍兴弘满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一名辛姓经理表示," 公司和客户只是买卖关系,他花钱到我们这里买货,我们就卖给他,就像你到超市买东西一样,不包安装和物流的,合同上写得很清楚。"

对于销售人员为何会在宣传时说 " 包工包料 "?辛经理没有给出解释。对于后续处理,他则表示要按公司流程来。

该公司另一位负责人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了回应:销售的产品都有检测报告,符合相关标准,不过检测报告确实没有随货发," 合格标识可能是物流弄丢了 "。对于公司的板材可以用手指抠掉的情况," 如果有质量问题,可以全额退款。"

另一家绍兴品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回复也大同小异,表示相关条款合同里都有约定,需要按合同执行。不过,该公司承认销售人员宣传和实际有出入,将会加强管理。

记者将情况反映给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,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他们此前已经接到过不少类似的投诉,也约谈过一些涉事企业,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,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宣传。" 这些公司也是钻法律的漏洞,口头承诺的东西跟合同约定的不一样的,但消费者不知道。"

后续,他们将会继续对相关企业加强监管。不过,对这类违法行为的取证和处罚,都存在一定困难,该负责人也提醒广大消费者,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看仔细," 我们也会对相关商家开展集中约谈,引导他们诚信经营,对他们的合同格式进行审查。一旦发现这种违法行为,进行严厉打击。"

记者实地暗访

销售人员套路签约

谨防 " 装修合同 " 化身 " 购销合同 "

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,在多个平台上,关于全屋整装的投诉不少,涉及到的市场也不止上虞区环保建材产业基地一个,浙江、上海、江苏等地均有网友表示自己 " 遭遇了套路 "。

多名消费者反映以为自己签的是 " 装修合同 ",实际签的是建材 " 购销合同 "。这些合同,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签订的?记者进行了暗访。

短视频平台上的宣传

记者在某平台联系上一个名为 " 宏居装饰 " 账号,其在宣传视频中承诺 " 全屋整装一口价,包设计、包主材辅材、包配送、包安装 "。

记者留言表示有装修需求,没多久,就有自称 " 美咕全屋定制工程有限公司 " 的销售人员王女士联系过来,表示 " 可以提供优质的整装服务 "," 我们主打是做一个环保,直接对接您个人装修的,没有任何的中间商,你可以花最少的钱,享受最好的材质。"

至于价格方面,该人员表示,每平方米装修的费用不会超过 1000 元,如果参加样板房活动,还会送家具," 我们软装都是送的,家里的花洒、马桶、卫浴、电视、冰箱、洗衣机、空调、沙发这一系列都会给您配齐。"

销售人员在微信上的承诺

一番口头上的宣传后,该工作人员添加了记者微信,并发来工厂定位,表示可以到线下参观沟通,位置在嘉兴秀洲王店镇。在微信聊天中,该人员和记者确认 " 全屋整修是包工包料的,只有基础的水电需要自己负责 "。

记者按照定位找到了这家工厂,不过到了现场后发现,公司的名字又换了,成为了 " 米科股份 "。

实际的企业名 记者 黄玉环 摄

此前联系记者的销售王女士没有露面,另一位王姓经理接待了记者。

这位王经理推销话术与销售王女士有些接近,诸如 " 工厂实力雄厚 "" 材料绿色环保 " 之类,并表示公司提供的是新型装修材料,客户只要负责水电," 其他所有的材料咱们是在工厂这边定制好,现场直接拼接安装就行了,像小朋友搭积木一样,工期只要个把月。"

公司的样板房 记者 黄玉环 摄

随后,王经理带记者参观了公司的样板间,表示不管什么装修风格,他们都可以做," 按你房子面积来算的,价格都一样。"

记者提出有套 125 平方米的房子需要装修,王经理罗列了一张清单,所有的材料合计是 139000 元,按照原先每平方米不超过 1000 元的约定,最终可以优惠到 125000 元。

对方列的清单 记者 黄玉环 摄

王经理表示,如果客户能够加入公司的 " 共享展厅打造计划 ",在 1-3 个月内让有需求的客人参观自己装修好的房子,还可以额外赠送价值 5 万元的家具,成功介绍一位客人,给予成交金额 10%-15% 的提成。

当记者提出要看看合同时,他并未马上答应,表示可以先签预算清单,等付了定金量完房后,再签正式合同。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,他才提供了合同模板。

合同里的各种条款 记者 黄玉环 摄

记者发现,该公司提供的也是一份材料购销合同,而非装修合同,里面就有多名投诉人提及的 " 不合理条款 ",比如约定了产品由消费者自行安装,如果由公司提供的第三方团队安装,需支付每平方米 200 元的安装费;设计费用按每平方米 20 元收取,技术服务费及差旅费一次性收取 2000 元;违约金按合同定制材料货款的 30% 收取;如需要发票,纳税金额另行由乙方缴纳等。

看记者没有签约的意愿,王经理又进一步说:" 我们首访是有奖励的,有 1 万元的施工补贴和 1 万元的电器补贴,只有今天签约才可以领取。"

在记者拒绝签约后,王经理表示清单和合同都不能带走,记者暗中拍下了照片。

如何避免此类营销套路?

律师提醒:明确双方权责

在暗访中,记者发现这类企业的销售人员,口头承诺各种优惠政策,实际却与合同内容大相径庭,不仅没有将口头优惠条款写入其中," 装修合同 " 也变成了购销合同。有的企业还会邀请消费者参与 " 样板房 " 活动,承诺给予丰厚的报酬,用利益捆绑的方式,拉消费者 " 入伙 "。签约后,又以合同约定为由,否认口头承诺。许多消费者面临着维权无门的困境。

对于消费者来说,应该如何避免此类营销套路呢?潮新闻记者帮 " 帮帮团 " 智库专家、浙江六律律师事务所柳沛建议,消费者要提高法律意识,在对装修公司进行选择时,应当综合考虑价格、服务等各方面因素,在与装饰装修公司签订协议时应当尽量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,比如装修范围、装修包工方式、装修材料的品牌、单价、型号等都要提前确定。对于平台而言,应当加强对入驻企业的监管,从正向引导和负面清单等多途径来进行规范。(潮新闻丨记者 黄玉环)